紫銅浮雕技術工藝有很多種類,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,傳統的紫銅浮雕技術工藝到現在也還保留著,而新的紫銅浮雕技術工藝也是層出不窮。每個工藝都是相輔相成的,只有每個工藝都精細化制作,才能做出好的紫銅浮雕作品。紫銅浮雕制作技術工藝一般有下面五點:
工藝之一:金屬處理工藝
銅板應選擇厚度在1.2mm以上的紅銅(既純銅,又稱紫銅)板料。在鍛打時要高溫退火,在冷卻之后開始鍛打,這樣,銅的柔韌性和延展性才達到最佳的狀態,在每次鍛高浮雕的時候,都要進行煅燒退火的處理,如此反復多次,才能使浮雕鍛錘到理想高度,這樣的處理能防止加工硬化斷裂,也有利于進一步讓銅板延展形變,達到浮雕鍛錘的理想高度。
工藝之二:鏨形工藝(又稱攢活)
鏨形它是先將創作好的圖稿等比例復印,用乳膠固定在銅板上,然后再放到墊有特制膠版的地面上鏨形(又稱透稿)。利用各種鏨子依著畫稿將線圖準確地鏨打在銅板上,再用橡皮錘、木錘、木拍(方木)等重新整平浮雕銅板。鏨形是一個重要的環節,因為造型的準確與否,直接影響下一道鍛形工序。鏨形后還要在特制膠版(或稱塑型膏)上鏨出大起伏。
六工藝之三:鍛打工藝
鍛打,這個過程最為重要,它直接決定紫銅浮雕的成敗。鍛打分為兩種:畫幅小的就直接在墊有塑型膏的案臺上捶打。這是個技術性要求很高的工藝程序,要把整張銅板反復多次鍛擊。確定浮雕的高度、深度、和浮雕的各個層次關系。完成粗鍛程序、接著要跟進較精細的鍛擊,調整浮雕的細微變化和層次結構的上下關系,與此同時要及時給銅板煅燒退火,以免將銅板擊破。在“起活”的過程中,不能一下起得太高,否則就會斷裂,這個要多次繁復地進行,每次“起活”都要用乙炔高溫加熱,使其軟化(提高銅板的延展性),冷卻再錘擊鍛打。
工藝之四:整形工藝(又稱找細)
整形工藝,就是將鍛打好的紫銅浮雕進行整體造型的精細化修正,使圖像精細完美,也可以用塑像膏將圖形的負面(既背面)灌實,再用小的鏨子敲打浮雕的細部造型,逐步深入細節刻畫從整體到局部,再由局部到整體,不斷調整紫銅浮雕的主次關系和形體結構,使其線性挺拔有力、結構清晰、輪廓形象惟妙惟肖、根據浮雕創作的形式和內容,在鍛打的過程中,可保留錘擊和鍛造的工藝肌理,使紫銅浮雕作品更有藝術的感染力和張力。
工藝之五:打磨和拋光工藝
在經過整形之后的紫銅浮雕,可能在制作過程中會留下焊點和毛刻等瑕疵,因此就要對紫銅浮雕進行打磨和拋光。對浮雕打磨,先粗磨,再用各種銼刀和紗布打磨,也是進一步使整體更加清晰的一個過程。打磨之后,再用拋光機進一步去除浮雕高起的面上所有的工作痕跡,讓紫銅浮雕高起的表面光潔、精美。